執筆人:楊朝祥(佛光大學校長)
在傳統的社會中,品德教育是最基礎、最根本的教育,小至為人處世,大至出將入相,莫不以修身為先,品德第一,《大學》中說:「物格而後知至,知至而後意誠,意誠而後心正,心正而後身修,身修而後家齊,家齊而後國治,國治而後天下平。」傳統的教育理念「格物、致知、誠心、正意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必須循序漸進,要服務社會,報效國家,須從「誠心、正意、修身」做起,亦就是要從品德教育著手。
《論語》〈學而篇〉中,孔子對修身亦有明確的說明,子曰:「弟子入則孝,出則弟,謹而信,泛愛眾,而親仁,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」,孔子認為個人品德之培養,要從家庭中做起,之後再不斷往外擴展,在家則「入則孝」,出外則「出則弟」,言語行為要「謹而信」,面對所有的人則「汎愛眾,而親仁」,之後「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」。學習專業之智能固然重要,但品德教育更為根本,所謂「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」就是這個道理。
品德教育必須從家庭奠基開始,是中華文化中極重要的一部分,因此,才有「一室之不治,何以天下國家為?」、「忠臣出孝子」等的說法。如果錯失了孩子品格培養的「黃金時期」,則會產生「種因於家庭、成長於學校、禍害於社會」的結果。
當家庭喪失了品格形塑的功能,大學將成為學校教育最後一道防線,是學生進入社會之前,最後一次的品格培養的機會。近年來,教育部積極推動品德教育,期望與教育改革發揮相輔相成之效,於民國九十三年訂頒「品德教育促進方案」,以我國既有之共同校訓與德目為基礎,並轉化當代新價值與思潮,選定其品德核心價值並制訂具體行為準則,進而融入學校正式課程、非正式課程以及校園文化,以發展具有特色 且永續之品德教育校園文化。
自從「品德教育促進方案」訂頒以來,各大學莫不將品德教育之推動當作第一要務,以佛光大學為例,佛光大學向以「全人教育、溫馨校園、終身學習」為辦學宗旨,實施「體驗生命、學習生活、發展生涯」的三生教育,希望培育出具有「品德、品味、品質」的彬彬君子與淑女,因此,特別重視生活能力的培養及品德的陶冶,除在正式課程、非正式課程以及服務學習中強調品德的形塑外,更深切了解「品德教育無他,典範而已」,希望學生能以老師為典範,從老師處學得做人、做事的知能。
佛光大學自一年前起,開始推動「全校導師」的「學術家族導師制度」,並進而推動「終生導師制」。而佛光學生雖然僅三千餘人,但為使每個學生均有可學習的教師典範,全校老師都擔任導師的工作。大一新生因為是大學的新鮮人,生活教育尚需特別關注,原則上實施每班一位的「班級導師制」;二年級之後,學生學習的方向已大致確定,則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老師的專長結合,實施「學術家族導師制度」,每位學術導師帶領不同年級但學習興趣相同的學生,組成一個學術家族,以導師為中心,學生為家族成員,同學晨昏相處、共同學習,除老師的指導,及老師的典範學習外,學長也可指導學弟、妹,在生活、品德、學識上,相互切磋,相互砥礪,乃至於畢業的校友,老師尚須負責追蹤輔導的責任,而校友也可隨時回校進修或與指導同一學術家族的學弟妹,以期打造一個可以進德、修業的佛光校園文化。
「品德教育無他,典範而已」,如果每個老師都願意負起指導學生的責任,而且也願意以身教、言教的方式指導學生,不僅學生不必茫茫然的自我摸索,同時亦可將老師當作學習的典範,品德教育自可落實,必能真正達成培育具有「品德、品味、品質」的年輕一代。
取自2012/04/09《人間福報》
http://www.merit-times.com.tw/NewsPage.aspx?Unid=258360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